“十三五”時期,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,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環境污染治理取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績,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,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,為深入推進“十四五”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與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。“十四五”時期,推進綠色發展、應對氣候變化、加強污染防治、推動生態保護、加快現代治理等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的重點方向,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,實施全面綠色轉型,提升氣候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,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。
我國化工行業尚存在結構不合理、排量大、能耗大等問題,生態環保政策依然是影響市場行情和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。目前化工行業進入全面綠色發展轉型期,行業高質量發展有了更好的宏觀環境,更多扶持和市場經濟激勵引導政策將會出臺實施,支持化工行業綠色發展加速轉型。
1.深入推進綠色發展轉型
推進化工行業構建創新驅動、特色鮮明、綠色低碳、國際一流的生態產業體系。東中部產業合理轉移,合理規劃產業布局,因地制宜調整產業機構,推動產業協調發展。推進化工差異化、高端化發展,優化產業鏈結構,提高產業鏈綠色競爭力,突破高端材料技術瓶頸,拓展化工原料多元化綠色渠道。推動數字化技術在化工企業的運用,通過“互聯網+”等智能化技術研發運用,實現安全生產監管的精準化,從產品的設計、生產工藝的選擇、廢料處理回收等全產業鏈著手實現安全生產。加強國際綠色發展合作,銜接綠色“一帶一路”發展。
2.從高碳轉向低碳發展模式
推動化工產業綠色低碳循環化改造。發揮碳排放交易市場對企業的激勵作用,推動企業積極參與低碳技術、過程和產品的開發,促進化工行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。制定實施化工行業碳排放達峰方案。加強化工行業企業低碳發展能力建設,建立企業碳管理平臺和碳管理制度,開展碳排放統計、監測和報告,強化從源頭、過程到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。培育大中小企業的低碳發展能力,增強企業綠色低碳生產意識,提高綠色低碳管理水平。
3.提高現代生態環境治理水平
明確生態環境空間發展要求,將綠色發展與國土空間格局、空間重大管控措施、重大生產力要素布局等空間因素充分銜接。守好環境達標底線,嚴格監控污染物排放指標,保證廢棄物合法、合規處理處置。加大化工行業企業環境管理制度和模式創新,推開環境管家服務,全面提升企業環境管理水平。推進大型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戰略,對生產活動與產品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。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技術支撐,加快化工行業的智慧監管平臺建設,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。